分享

變幻與永恆

農曆新年前看到一則財經新聞,標題是「科企七雄上季料多賺22%」,報導微軟、蘋果等美國七間科企去年雙位數字的增長率,較同類企業的8%增長強了幾倍。但這則新聞的副題倒是一個反高潮:「連續四季減退,高值股價難維持」。原來這些科技巨擘的季度增長曾有多月超逾50%,近幾季卻持續回落,22%是一個拖累巿值的數字!在今天的世界,僅僅賺錢是不夠的,甚至盈利有升幅也是不夠的,而是要賺得夠快,增長的速度不能慢下來,才能滿足投資者的慾望,圓他們業績永續增長的甜夢。

這是我們身處年代的寫照:一個亟亟要尋求回報和表現得以持續的年代。現代社會追求知識和能力,以預測和控制世界,從而讓我們得以擁有一份不會失落的安全感。其實這不單是企業持份者的追求,也是社會中凡夫俗子的心願:有誰不求事事如意?

人心如是,上帝創造的心意卻非如此。傳道書羅列出日光之下的景況:「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也有時;」⁠(傳3:2)傳道者告訴我們,世上一切事物定時而生,定時而歿,都是有限制的,都不是永恆的;因此世事都是虛空、是捕風,是抓不住的。我們的生命禍福無常,沒有任何可以掌握的程式。

世事的幻變,人是挺不喜歡的,因為人內心都渴望永恆,怕改變,怕失去,怕離別。但聖經告訴我們,原來世人這份永恆感是上帝安放在人心裡的;「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3:11)神的設計實在巧妙;神使人活在一個世事常變的世界中,叫人常感虛空不滿足,卻又同時賜下永恆感在人心裡,引導人追尋的方向,就是尋求祂。「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傳3:14)人只要存敬畏神的心,接受日光之下的事物都是神的禮物,接受這些禮物有限制都是神的美意,心中的虛空感便會釋除。今天,作為神的子民,我們可以操練,以敬畏神的態度,放下以自己的角度成為接受與排拒事物的絕對標準;得是祝福,失去也可以是祝福;聚合是恩,離別也可以是恩,接受現實生活的不同遭遇,都可以是神塑造我們的材料,這樣我們便會過著一個真自由的生命。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