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禱告蒙允的應許

耶穌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太7:7)你相信主這個應許嗎?

我想起一個小故事。1940年,一名老師帶領一群從美國來的大學生參觀英國奮興佈道家約翰衛斯理的故居。回程時,老師數點人數,發現少了一位同學,立刻四處尋找,最後在衛斯理的臥房找到他;同學正跪在衛斯理生前常用的禱告墊上,不斷重複禱告:「主啊,再做一次,求你再做一次!求你使用我再做一次!」這位擅自離隊的學生,就是後來的奮興佈道家葛培理。在這個例子中,禱告蒙應允了,但是否真的無論我們求什麼,神都應允?

一位爸爸不會讓汽車的駕駛盤由他的小孩操弄,否則後果堪虞。同樣,若任由我們的想法去決定事情的發展,情況同樣危險。維真神學院首任院長休斯頓(James Houston)說過,當我們的情感需要被扭曲,當我們嘗試操控環境時,祈禱可以被偶像化。因此,我們必須以上帝的性情來主導我們的禱告。耶穌在約翰福音14章清楚說明:「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上面提到年青葛培理的禱告蒙主成就,叫昔日約翰衛斯理在英國工人階級間興起的福音之火,二百年後再在新大陸上燃燒,便是一個好例子;說明了我們若與神同步,祈求必蒙應允。

日前聽一位牧者提起他有朋友小時候每逢乘搭渡海小輪,都留心看著泊岸時的奇景:水手叔叔使力把纜圈一拉,便把碼頭拉到船這邊來!當小孩子長大後,明白不是碼頭被拉到船這邊來,倒是船被拉到碼頭旁邊去。同樣,禱告不是我們把神拉到自己這邊,而是神吸引我們到祂的身旁。

回到文首,很多人因「祈求」和「給」這兩個動詞相近,錯以為兩者必是立即同時發生的。但其實「祈求」在希臘文是現在命令式,意即要常常或繼續禱告。因此願望的最大試驗是:我能夠為這件事情恆切祈求嗎?這就是我們的祈求是否正當,是否誠意的考驗,而上帝必會按祂智慧與慈愛的方式回應我們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