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的手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一切都是虛空。(傳一2)

簡單一句話,是傳道書以希伯來文重覆又強調的寫作手法,表明一切都真的是非常虛空。日光之下並無新事,生命的重覆和無奈令人厭煩。

但在徒勞無功的絕望中,傳道者轉念,並得到第一個小結:「人最好是吃喝,在自己的勞碌中自得其樂;我看這也是出於神的手。離開了他,誰能有吃的呢?誰能享樂呢?」(傳二24-25)

傳道書遊走於絕境和轉化之間,關鍵在於「神的手」:神的參與、審判、悅納、作為、恩賜,能令平常如吃喝、盡興如玩樂、勞碌如工作等等,都轉化成屬主的喜悅。神喜悅我們享受人生,卻也是在祂手下的設計中享受,惡人即或暫享眼前的福樂,主必定要跟他算賬,用不著你我費神。

到底如何可以不離開祂,緊緊靠著神的手,面對人生的高低跌宕?保羅囑咐要「不住地禱告」(帖前五17),但回歸現實,人怎可能不停唸唸有詞的祈禱?原來保羅在說的,是一種禱告的人生態度。每逢福樂,我們都可以感恩主的賜予;每逢患難,我們都可以祈求主的導引;每逢失敗,我們都可以得著主的赦免;每逢成功,我們都可以肯定主的看顧。與主緊緊的結連,不是虛無飄渺的,而是每天成敗得失中切實的經驗。

勞倫斯弟兄在修院任職廚師,他在酷熱的廚房中與主相連,他把所做的一切交託給主。若失職,就求主赦免和制止;若不失職,就感謝神,承認能力是祂的手所賜的。(摘自《清修庖廚中》,載於史蒂文斯、洪賜明著。譚晴譯。《帶着靈魂上班:克服職場九宗罪》。香港:天道書樓,2021年。頁199-200。)

這正是我們的借鏡,不論我們出了殿堂、入了廚房,神大能又溫柔的手,都牽著我們前行,勝過一切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