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拉斯金的論述毫不新奇,然而,對於十九世紀的歐洲人來說,他們備受黑格爾《歷史的哲學》影響,認為人類歷史是一段線性的發展,而他們正在成功地利用理性主義來解釋和解決社會上各樣問題,拉斯金的文章無疑地帶來極深刻的批判,擲地有聲。這書的書名《直到最後一位》(Unto This Last)正正來自馬太福音第二十章「葡萄園的比喻」,是信仰對世界的批判。在這比喻中,家主聘請員工在其葡萄園工作,每位員工協議的日薪都是相同。由於葡萄園工作量大,家主從早到晚,不斷聘請員工,而薪酬都是相同。黃昏時,大家結束工作。可惜,他們之間出現勞資糾紛。早上開始工作的員工投訴薪酬不公,因為下午才開始工作的員工也是同樣領取相同薪酬。家主解釋,薪酬是一早大家協議的,不能反悔;而耶穌正想透過這比喻,說明上帝與人的關係。在信仰上,我們的救恩不是來自我們的功德或付出,而是因為上帝顧念我們的需要。同樣,家主繳付相同的薪金,不是按員工的工作量,而是按他們的需要。無論那員工是早上開始工作,還是下午,他們同樣需要一份收入,以應付家庭開支。僱主與僱員的關係,不再只有勞動市場的需求與供應關係,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人情味」,顧念對方的需要,給予公道的待遇。信仰上「因信稱義」的信條,具體地在社會勞資關係中實踐,不是對方是否值得,而是需要;不再看對方為生產工 具,而是一同合作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