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從彼得前書看受苦與試煉

基督徒生存在一個與自己信仰意氣不相投的世界裏,要將真理實踐在現實生活中,常遇到不少的困難和挑戰,輕則遭人誤解和排擠,嚴重甚至會面對逼迫和苦難。似乎苦難與試煉對於這羣忠於神、追隨基督的人是無可避免的事實。彼得在書信中亦坦言:「親愛的弟兄啊,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彼前四12)究竟我們這羣寄居世上的「少數民族」怎樣才可以在重重挑戰下仍能站立得穩,堅守信仰呢?彼得前書的信息正是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指引。

受苦在彼得前書裏的意義

彼得前書是彼得在主後62至64年間寫給小亞細亞各地之基督徒的書信,他們其中大部份是遠離家鄉、寄居異地的猶太信徒,但也有不少是外邦信徒。根據五章13節的提示,當時彼得正在羅馬(註一)。

那時羅馬政府對基督徒大規模的政治迫害還未展開,但整個社會的形勢對基督徒越來越不利,各地的信徒羣體都感受到從周圍而來的敵意和誤解。可能是由於教會急速的發展和增長,招徠了不少的嫉妒和排斥;這些逼迫和困難最初是來自猶太教,後來福音在外邦人中廣泛傳播,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與當時的異教文化格格不入,基督徒嚴格的生活操守及他們對耶穌基督的尊崇,使他們較難融入一個異教色彩濃厚的文化;他們遭到排斥和誤解,引來很多謠言和惡意的中傷,故此他們成為了社會中的「少數民族」。在巨大的洪流衝擊之下,要站穩信仰的立場,實在要付出極重的代價。彼得便是為着安慰和鼓勵他們堅守信仰而撰寫了這封書信。

根據上述的背景,彼得前書中論到「受苦和試煉」的時候,並不是指着一般人的人生疾苦(例如:疾病、生離死別等),而是針對因信仰的緣故所引來的逼迫和困難。彼得用「客旅」和「寄居的」來形容信徒在世上的身分(二11)。當時的社會對客旅和寄居者都抱着既恐懼又藐視的態度,比對其他正式的居民和土著,他們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地位上所享有的權利相當有限(註二)。彼得用這個身分來形容當時信徒在實際生活景況中的遭遇,指出他們受苦的原因是來自他們與當時社會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的衝突矛盾。另一方面,書中常用的詞句如「信心被試驗」(一7),「因行善受苦」(二20),「因行義受苦」(三14),「與基督一同受苦」(四13)等,都反映作者的勸勉是針對信徒面對因信仰而來的逼迫(persecution)(註三)。

苦難帶來的信仰危機

信仰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基督徒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地方忠於信念而生活,仿如客旅寄居,在世而不屬世,並不容易得到周圍的人所認同;正如耶穌基督所說:「你們要進窄門……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太七13~14)可見天路客始終是少數。面對生活環境而來的壓力和挑戰,基督徒的信仰會面臨兩種不同的危機。

信徒為持守信仰、忠於基督而落在百般的困難中;感到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取向不為別人所接受,甚至為此而遭受排拒和攻擊;生活上各種權利受到剝奪。這些際遇都會使他們急於尋求認同而放棄信仰的原則,嚴重的甚至會對信仰產生懷疑,更甚者可能會離棄真道。另一方面,受苦的信徒可能對現實世界產生很大的抗拒,為着忠誠於信仰,免被世俗洪流所吞噬,情願龜縮於自己的小圈子內而拒絕與外邦人往來,漸漸與周圍的人對立起來,帶着「受害者」的心態來生活。這種態度大大違背了神所託付於信徒的使命,就是要用他們的生命去見證福音的大能。彼得的書信正是要防止受苦的信徒走向這兩種極端,他充分了解他們所面臨的挑戰和衝擊,故在信中他提出了面對苦難和試煉的正確態度及出路。

面對苦難的態度

1. 注目於永恆的盼望:苦難和試煉是信徒信心的考驗,它可以叫基督徒的生命更加堅強,但亦可以摧毀他們的信心。彼得在書信中提醒信徒要注目於救恩的寶貴和真實,緊緊抓住永恆的盼望,並以此作為跨越苦難的動力。書中提到「天上的基業」(一4)、「耶穌基督顯現所帶來的恩」(一13),「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一5)皆指出救恩的未來指涉(future reference)。今天信徒所得着的救恩、所經歷的生命大能,待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將會大大的彰顯。若信心經得起考驗,就能夠分享那快要實現的榮耀(一7)。

信徒在受逼害和苦難之中、更需要明確地掌握自己信心的根據和基礎,深信在基督再來的日子,就是我們信心兌現的時候。在世上所受到的欺壓、誤解、中傷和逼害,最終都會得到公平的裁決(vindication)(二11~12),並獲得神的接納和稱讚(四15~19)。因此,没有理由為着短暫的安寧而放棄永恆的盼望。

2. 積極而進取的生活取向:彼得前書對異教的文化雖作徹底的否定,然而,作者對基督徒在世上的生活態度,卻持積極正面的看法。書中用了很大的篇幅鼓勵信徒以美好的品格和行為操守融入社會、維持與周圍外邦人和諧的關係,以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形態和友善開放的態度向外邦人見證福音信仰;爭取別人的信任和了解,以致能更有效地傳揚福音。作者顯然不希望信徒在遭遇壓迫的時候,採取消極退縮的態度。不過,他亦清楚知道,從世界而來的逼害和拒絕,未必會因為基督徒的善意而改變;故此,信徒爭取與外邦人和諧共處的努力,在信仰生活上應劃下底線,就是必要時要為持守信仰作出犧牲,願意承擔一切的苦楚。信徒要以受苦的心志作兵器(四 11),隨時準備為主付上代價。生活在人羣之中要把握見證基督的機會,也不要因害怕苦難和損失而違背信仰。對於一個已視死如歸的人,再没有甚麼是值得懼怕的了。

3. 基督受苦作為榜樣:基督徒這種視死如歸的心志,並不是源於我們的本能。彼得在信中多次將信徒受苦的經驗與基督受苦的事實緊連在一起。基督主動地進入苦難裏,成就神的旨意,至終進入榮耀裏。今日信徒為信仰所受的苦難經歷可以從基督的身上找到意義。作者指出我們與基督一同受苦,將來在祂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四12~13)。基督的受苦不單成了我們的榜樣(二21),更為我們去詮釋和了解自己受苦的經驗奠下重要的基礎。正如基督為世人而死是一種主動的選擇,今日信徒為持守信仰而付出代價,也不是被動和無奈的,乃是意志的決定,以生命去回應神、見證信仰的可貴和真實。

對於我們這羣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信徒、逼迫和苦難似乎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得到的。「受苦和試煉」以甚麼方式出現呢?究竟是基督徒在世界比以前較受歡迎和被接納,抑或是我們放鬆了信仰的原則去化解其中的矛盾?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三思的。基督徒的信仰和價值觀仍然如以往一樣,要在一個意氣不相投的世界裏落實。彼得的信息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引。叫我們曉得如何在這種張力中生活,為信仰作美好的見證。

附註

註一 大部分解經家都認為作者以巴比倫隱喻羅馬。
註二 參閱道聲《新約神學註釋:猶大書、彼得前後書、雅各書》,P.62。
註三 Peter H. Davids,在其彼前註釋書中有專文論及這個課題,”The First Epistle of Peter”,NICNT,Eerd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