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開」的接受

要數算「不對應」的安慰話,諸如:「時間會沖淡一切」、「唔好諗就無事」、「你唔應該傷心咁耐」……再數下去,實在何止千萬。所以是「不對應」,可能是把別人的標準和處事方法,硬套在我身上,但當刻所需要的,卻不一定是這樣。

但作為接受關心的人,這樣的數算可能只會徒勞,於己無益,對人對事亦未必有幫助。退一步說:即使對方的話未能對應我心,甚至超越了我的底線,我們的學習仍是不計算人的惡,放開胸懷去理解,並且進一步說:也許對方正用自己所能的,盡情表達善意呢!

然而,這可不是做「爛好人」,任由對方胡亂衝撞,仍硬著頭皮承受。面對不太對應的慰問,我們可以笑納當中的善意,但保留智慧去判別,既是保護自己,免被過份熱心的善意燙傷,亦自勉不應重蹈覆轍,不必反覆受創,無謂執著於無心的傷害。懷著好心所做的,未必盡是適切的好事,要防範別人、要被主醫治、要赦免冒犯、要智慧回應,但當中的美好心意,還是可以接受的。

若我們正處於低潮階段,實在可對自己加上額外的恩慈,不必擔心設定界線,學習謝絕當下不太對應的支持,一方面是自愛,另一方面亦是量力而為,明明自己已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何苦還在意無心拈來的破傘子?說是「放開」的接受,也是智慧的設立界線。

主定意創造人為群居生命,聯結時力量倍增,分散時勢孤力薄,但現實未必每人能和自己走得更遠更深,我們感恩地領受同行的一段,也智慧地篩選對應的支援,受得了、放得開,最後總有捨己又對應的主,賜下相宜的生命,陪伴繼續成長邁進。

如果對「哀傷關懷工作坊」或相關活動有任何意見,歡迎於此二維碼表格提出,一起走得更好、走得更遠。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4lCijMFONxu7VVXFwDGLx63QlfBppx1nY1VEBfJxUWPY_sw/view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