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立靈性身體 活在社群中

基督教信仰十分重視道成肉身,道能否成為我們肉身,其中較大的阻礙就是二元論,大致有三個二分法是較易辨認的:(一)基督徒人觀的二元論,(二)基督徒形而上的二元論,(三)基督教的宗教二元論。

今天從基督徒人觀二元論講起吧!

二元論是脫離肉身(excarnation)的哲學基礎,正正是與成為肉身(incarnation)相反的。當教會主導西方文化時,二元論便失去施展的空間。但來到近代,二元論無處不在,甚或教會也有主張了二元論。香港是受西方文化主導過的城市,與西方文化同步地擁抱世俗主義,造成聖俗二分,二元論不但在教會帶來影響,甚至教會不自覺地在推波助瀾,高度重視靈性與宗教,對身體持貶抑的態度,讓靈性的身體失效,否決身體力行的基督徒經驗。我們需要悔改與突破。

舊約當中身體概念就是被賦予生命的身體,來到新約,靈魂會存在於身體,身體朽壞,靈魂存在,但失去身體承載的靈魂是不完整的,倚靠著上主,得著復活後的身體,那靈魂與身體是被更新,可以仰賴上主而繼續存在。

近幾個月,多謝Kalee Hub倪景誠傳道/教練的協助,將運動拉筋技巧、打拳、身心靈健康(totalfit)透過身傳言傳的示範,啟發我們怎樣照顧與鍛鍊靈性的身體,讓我們見識向社區中老老嫩嫩宣教的樣式。早前兩隊短宣團隊,多哥隊、台灣隊,無論是20歲還是30+的隊員,大家上到觀塘Kalee Hub健身中心一起鍛練身心社靈,團隊建立等等。對於內向、日常中零運動的信徒,有兩大挑戰,首要的挑戰就是與陌生的人(未信的人或信徒)的連結,需在團隊間互動中由被動,如觀光客轉變為主動投入每件事、每個相遇、每個體驗的分享;第二個挑戰,就是身體的健康狀況能否承載不再是朝九晚五安坐在冷氣房,而是要每天出入不同地點進行海外的使命服事或旅程的個人成長活動。靈性塑造的起點需由人本開始尋問事奉者帶著怎樣的身體出去事奉,繼而讓每一個預知與未知的經驗發生,成就神恩領的塑造結果,再以解讀經驗言傳我們所認識的上主。

有些短宣訓練,還停留在舊式的神學院訓練模式,純粹是頭腦知識的預備,卻不是踐行信仰的預備。甚至在生活當中透支身體、徹底貶抑身體或是打算單單言傳福音就是一位使命門徒的話,我們必須悔改。作為使命教會的灣仔堂,我們必須恢復對靈性身體的建立,提升身體的部份,提升靈性的部份。使命門徒的運動(movement),其中一個方法,由運動(sports)開始,由行動(actions)開始,就是由靈性的身體開始。當你參與使命門徒匯,大家都述說行動(actions)當中,上主怎樣改變我們。另外,成人部將會舉行跑步訓練,邀請了「跑緣」的牧師來帶領參加者學習養生跑,又是一個老老嫩嫩都合適的成長機會,重新塑造靈性的身體,身體與靈魂不再是二分。願有身體的教會不是肚滿腸肥、頭大身細,而是有氣有力、身體力行的見證群體!

今天教會要在二元論充斥的局面中負起責任,從那些身體對壘靈魂的看法,尋找出路,成為可見、可觸摸、可感受有血有肉的見證,我們必須把在我們裏面已割裂的兩個世界修復為一,向社會示範如何將靈性化的身體活在群體中。兩個世界:(一)充滿觀念、幻想、故事、靈性,與宗教信仰的意識型態世界,(二)充滿行動、工作、建構、服事、接觸與關顧的物質世界。

下回再續,基督徒形而上的二元論,只視天堂無比重要,地上生活次等重要,這值得反省一下。

推介:邁克.福斯特著。童貴珊譯(2023)。《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Michael Frost(2014), “Incarnate:the Body of Christ in an Age of Diseng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