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漢勳
2025年5月18日
在現代社會中,工作已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佔據了我們生命的大量時間與精力。然而,對於基督徒而言,如何在職場中實踐信仰,讓信仰與工作整合,成為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職場牧養不僅是幫助信徒在工作中保持敬虔,更是讓他們意識到職場就是見證天國福音的場境,工作是召命的實踐。
一、尋找信仰與工作的整合點
我們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工作中度過。這段時間的意義,不僅僅是賺取生活所需,更是一個見證基督、實踐信仰的場境。然而,隨著人生的變化,信仰與工作的平衡變得更加困難——家庭責任的增加、事業的挑戰、都市生活的快節奏,都讓我們更需要尋求信仰與工作的整合。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不能將信仰局限於教會的四堵牆內,而應該讓信仰成為職場中的動力,使我們的言行舉止反映出基督的愛與智慧。
二、落實「信徒皆祭司」的使命
聖經教導我們,每位信徒都是祭司,都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服事神。我們不僅要在教會內敬拜,也要在職場上發揮影響力,塑造一個符合天國價值的工作文化。我們的誠信、態度、工作方式,甚至我們對待同事的方式,都是一種見證。當我們在職場中秉持基督的價值觀,勇敢為真理發聲,我們就是主動在世界中見證信仰,使人看見基督的榮耀。
三、尋求更能承載信徒經驗的牧養模式
職場中的挑戰與掙扎,應該成為牧養的重要議題。許多信徒面對工作壓力、道德困境、職場人際關係的挑戰,卻無處尋求屬靈的支持。因此,教會需要建立多元的牧養平台,讓信徒能夠分享經驗、交流異象,彼此扶持與學習。此外,透過牧養夥伴機制,信徒可以在職場中找到屬靈同伴,一起禱告和踐行信仰的價值、彼此鼓勵,成為信仰路上的同行者。
四、反思牧職的定位
牧者的角色不僅僅是教會內的講道與輔導,更應該裝備信徒,使他們能在職場中活出召命。教會需要幫助信徒認識自己的職業不只是謀生工具,而是上主賦予他們的使命場域。透過職場牧養運動,結合生命師傅(Mentorship)的概念,資深信徒可以帶領年輕職場基督徒,使信仰不只停留在知識,而能具體地應用在工作中。
五、幫助信徒調整事奉的視線
許多信徒將「事奉」侷限於教會內的服事,然而真正的事奉,是將生命完全委身於上帝,在任何地方都為主而活。我們需要重新定位教會的使命,不只是內聚的敬拜,更是外展的影響力。當信徒能夠在職場中尋找新的信仰成長的指標,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天國的價值觀,他們的生命就能成為一種事奉,影響周圍的人,甚至改變整個工作環境。
六、將牧養重心移向前線
傳統的牧養模式,通常是以教會為中心,但在現代社會中,教會應該將牧養推向信徒的生活場域,特別是職場。建立價值導向的群體連結,讓信徒在職場中彼此支持,是一種更符合現代需求的牧養方式。此外,透過職場祭壇,信徒可以在公司內建立禱告和使命小組,讓信仰成為工作的核心動力。並且,發展「聚合教會」與「分散教會」的互動模式,讓信徒不僅在主日聚會,還能在平日的職場中實踐信仰,建立一個流動的、滲透性的屬靈群體,使福音能夠影響更廣泛的領域。
結語
職場牧養不只是讓信徒在工作中實踐信仰,而是幫助他們將信仰融入職場,發揮生命的影響力。當信徒意識到職場即是實踐召命的場境,工作即是使命的實踐,並且有教會的支持,他們將能夠活出召命,轉化職場,影響世界。願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能在自己的職場上成為光與鹽,讓上帝的國度在我們的工作環境中彰顯。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